第三届北京市全民国防知识技能大赛决赛收官!丰台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
10月25日,第三届北京市全民国防知识技能大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馆圆满收官。来自社会组、高校组2个组别的12支决赛队伍在充满“实战”氛围的赛场上激烈角逐,展开国防知识与技能双重较量,展现出心系国防、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经过紧张的角逐,社会组的朝阳区代表队和高校组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代表队摘得桂冠,分别获团体一等奖。丰台区代表队获社会组团体二等奖。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北京市集中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本次大赛为“全民国防教育月”重要活动之一。全市16区和38所在京高校组队参加比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12支代表队入围决赛。
决赛分为知识竞赛和技能决赛两大部分,技能决赛设置侧身匍匐通过战术网、翻越坡度墙障碍、战场救护、横渡云梯、手枪激光模拟射击等共5项内容,每轮比拼3支代表队同场竞技。



知识竞赛设置必答题、速答题和抢答题,题目内容涵盖古代军事、未来科技,法律法规及实战演练等,多维度考查各代表队国防历史知识、国防理论常识、国防法律法规掌握情况。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知识竞赛题目侧重突出最新国防军事成就、政策法规和重大纪念活动,特别是今年九三阅兵所展现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知识竞赛环节特别设置了互动题和视频题。一段九三阅兵式上直升机空中护旗梯队视频,将参赛队员和现场观众带回了万众瞩目、热血沸腾的历史时刻。视频中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来到赛场为队员们出题,并现场分享自己米秒不差地飞越天安门上空的真实感受,讲述了阅兵背后高强度训练的故事。

九三阅兵式上亮相的新型战术背心在决赛现场揭秘。这款新型战术背心由外腰封、内腰封、快速解脱装置等部分组成。背心上预留接口,必要时可加装护喉、护颈、护肩、护臂、护腹等防护模块,能够最大限度防止破片和子弹对士兵身体造成伤害。

某部队军官吴让现场演示新型战术背心的巧妙设计。他说,新型战术背心有快速解脱装置和紧急提拉两个特别设计,快脱装置由钢丝绳穿过背心后侧的四处限位点,连接肩带、后片和右侧腰封,快速解脱时,用力抽拉快脱装置拉手,实现应急脱卸,设计左手也可以快脱,实现左右手快脱功能;紧急提拉带在后片领口处,方便进行伤员的救护。

九三阅兵中,各个兵种岗位穿着的新型战术背心所挂载附件有所不同,有步枪弹匣袋、手榴弹袋、手枪双弹匣袋、战术刀套、防毒面具袋、水壶袋等。吴让介绍,新型战术背心具备强大的承载与挂载能力,具有穿脱便捷、携防一体、信息化等特点,同时拥有良好的舒适性、灵活性和阻燃性,能充分满足现代战场的多样化需求。
大赛现场一面意义非凡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关注。这面五星红旗,曾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由两代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中接力展示,并于2024年4月30日随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地球。

去年5月底到10月,这面五星红旗由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接力传递,途经众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今年10月14日,该国旗被正式珍藏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成为永恒的国家记忆。这面国旗连接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航天梦想,也连接着代表忠诚和使命的地面守护。
比赛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和九三阅兵中担任国旗护卫队升旗手的张威亲临现场。

经过决赛激烈的角逐,社会组的朝阳区代表队和高校组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代表队分别获团体一等奖。社会组的西城区代表队和丰台区代表队、高校组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代表队分别获团体二等奖。社会组的海淀区代表队、昌平区代表队、通州区代表队,高校组的华北电力大学代表队、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代表队、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分别获团体三等奖。
本次大赛还面向首都市民开展网络答题活动,全市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引导社会关注国防、关心国防、热爱国防。除国防知识技能大赛外,北京市还举办“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国防万映”公益展映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升全民国防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