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人防办组织学校及街乡开展人防宣传教育活动提前熟知防空警报信号

2021-09-23 17:15:00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文/陈军任

2021年9月18日是我国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北京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空警报试鸣。为了让居民群众提前熟知警报信号,朝阳区人防办结合警报试鸣组织街乡、社区、学校等开展人防疏散演练训练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人防观念,营造全民参与人防建设的良好氛围。

9月13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利用课后330时间开展人防技能训练。一年级师生共计70余人在操场整齐列队,人防教官带来了手摇警报器和电声警报器,同学们亲手摇一摇,听一听,在人防教官的带领下学习辨识三种警报信号: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并学习了空袭来临时的防护方法,如何寻找安全的掩体进行躲避,同学们通过实操提高自救互救应急避险能力。

9月16日上午,朝阳区人防办组织太阳宫地区办事处机关干部及社区居干65人在朝阳区人防训练基地开展人防疏散演练训练活动,并作为街道的人防志愿者队伍,区人防办为这支队伍进行了授旗。随着防空警报的鸣响,训练正式开始!大家认真学习辨识三种防空警报信号,随后,分别开展了防空警报识别、空袭来临时的疏散及掩蔽、人防工程的辨识、空袭后的逃生救援等科目。在疏散演练和伤员转运科目中,队员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听到警报后快速进入人防工程,并学习了解了人防工程的结构功能和防护设备设施。“空袭后有人受伤怎么办?”别怕,队员们已经掌握空袭后伤员的应急处理方法、简易担架制作方法和伤员转运技能。浓烟滚滚,队员们开始模拟空袭后伤员转运快速进行担架制作,从弹坑处把伤员迅速转运至老式防空洞内。为了提高在户外空袭发生时人员生存几率及降低受到伤害的几率,利用人防训练基地的地形地貌,队员们学习并熟练掌握了空袭时的躲避动作和掩体选择方法。“注意!空袭来临!”教官发出指令,队员们迅速选择身边掩体并作出相应的掩蔽动作,并迅速向防空洞疏散。经过每组人防队员积极有效的行动,顺利完成各项人防救援任务。参与此次试鸣活动的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人防训练,不光了解到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不同鸣放方式,还锻炼了自己面对战争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此次警报试鸣人防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及学生等不同群体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使大家熟悉防空警报信号,进一步增强防空防灾意识和人防观念,起到居安思危的教育作用,营造了良好的人防、国防教育氛围。

d3ba99f126d207a7076a8ee5fe4e941.jpg


f71f03ce519d7732b958d3cc9f3df28.jpg


3756beff0c95b50e2e653017bd95451.jpg


50485702e98bdd2d6cadfeaedbaa476.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