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北京频道10月31日报道“北京:人防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2021-11-01 11:38:00 新华社客户端北京频道 文/吴文诩

记者31日从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获悉,近年来北京在人防工程使用上主动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融入现代城市的建设、融入百姓实际生产生活,不断把人防工程打造成“造福社会,服务民生”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自“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市人防工程用于公益便民类人防工程近5320处、2319万平方米,成为百姓停车、健身、商业、办公、娱乐等公共服务场所,已累计向社会提供地下停车位近42万个。

微信图片_20211101092658.png

↑人防地下车位(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供图)


据了解,北京市区两级人防部门大力推进地下人防工程再利用,在清理整顿基础上,优先将人防工程用于停车、办公、仓储等公益便民事业,把人防工程开发利用融入公共服务、社区服务,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各类需求。

数据显示,北京市区两级推动全市利用人防工程公益便民服务4748处,其中用于地下车库3052处近42余万个车位、物业办公1273处、商业服务39处、宣教和社区党建文化活动中心190处、其他便民服务187处,有效解决地上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等问题。其中,西城区利用人防工程,建成全市第一家以“纸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朝阳区在绿洲家园社区利用闲置的8处人防工程口部房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者之家、房屋租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场所,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昌平区主动做好“回天行动”服务,为社区民提供便民服务场所80处,停车位14142个,建设社区人防活动中心6个;利用人防工程改造的60处宣教基地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门头沟区、通州区的防空防灾体验馆成为稳定的社区宣教基地,每年接待约6000人次。

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人防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平战结合”“军民兼用”是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针,人防工程的平时使用加速向公益性事业倾斜,向便民服务应用倾斜,有利于更好实现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