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5-02-20 17:51:00 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2024年,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围绕首都国防动员新体制新使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动。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2024年度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着眼首都国防动员工作新格局,及时制定出台依法行政、法治宣传、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等各项工作要点、计划,夯实责任,定期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落实“依规划”审批要求,编制人防分区规划使用指南和快速使用指南。深入开展“局处长走流程”,结合临空区物流项目土地入市等项目为区级国动部门梳理解决相关政策问题。施工图抽查异议申述论证机制不断完善,组织召开异议申诉会5次。开展国动系统区级审批工作质效摸底工作,做到走访全覆盖。落实新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要求,将原行政许可事项9项、其他权力事项7项,分别调整为各3项。

(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外精准工单派送,对内完善市区联动机制,促进对“12345”等途径反馈的群众关心问题的解决。全年组织专题会6次,聚焦共性问题和突出矛盾,加强主动治理。全年共有复议案件3件和行政诉讼案件2件,没有败诉;除二、三月份外,各月接诉即办考核成绩均为100分。

(四)提升依法依规决策水平。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集体讨论制度,组织会前学习《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年内政策法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事项均100%履行重大决策程序。7件以市国动办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1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均履行合法性审核程序,联合法律顾问审核各类合同和招标文件170余件。

(五)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积极履行新职能,开展国防动员法治体系建设研究,推进军事设施保护立法调研。年内审查、备案《北京市人防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行政规范性文件7件。修订《地铁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技术规程》,召开《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宣贯培训会。

(六)严格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把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落实落地,推动“一码检查”全面开展,非现场检查比例不断提升,有效减少重复扰企,提升监管效能。年内印发《北京市人防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开展全系统案卷集中评查2次,组织系统内执法人员培训2次。截止12月31日,市、区两级共开展行政检查1538次,非现场检查903次,非现场检查占比58.71%。

(七)强化内外监督工作合力。着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执法检查计划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结果等基本信息,及时发布规范性文件配套政策解读,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水平。全年受理政府信息公开235件,行政复议率持续低位,获得了绝大多数申请人的认可。

(八)持续推进法治宣传和培训。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法新规,年内共举办会前学法5期,法治讲座3次。积极贯彻普法责任制,先后组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月、全民国防教育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法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现有地方法规体系还存在部分法规制度老化,部分领域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要按照有关单位责任分工,统筹推进首都国防动员法规制度建设。

(二)分级分类监管还需深化。根据全市一体化综合监管等工作部署要求,我办已出台《北京市人防领域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并依据制度规定建立了人防定点生产企业和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风险+信用”评估模型。目前,其他方向的监管对象分级分类评估模型尚未建立,已有监管模型投入日常监管应用实际成效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需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丰富完善。

(三)法治宣传模式需要创新。在打造北京市国防动员法治宣传特色品牌、加强与各区协同联动、发挥公职律师作用等方面还有不足,宣传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依规依纪,严格依法履职。主持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适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推进重点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防动员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清单内容,印发《市国动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定《实施方案》。把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大决策事前学法学规和领导干部集中培训的必学必训内容。

(二)多措并举,推进法治队伍建设。全年选拔任用、晋升职级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均考核其法治建设情况,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积极推进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在法治培训、普法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主动作为,发挥示范作用。主动向办党组汇报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带队赴外省开展立法调研。落实重大项目决策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制度,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年内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100%。

(四)狠抓落实,强化内部监督。主动抓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学习贯彻,对政策法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事项均100%履行重大决策程序。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初步安排

(一)持续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军事设施保护和人民防空地方规章修订,适时起草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紧密结合统一大市场和一体化综合监管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需要,做好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

(二)扎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效能。严格落实“无事不扰”要求,抓好“风险+信用”分级分类评估体系建设和成果运用,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全市《人防工程使用证》证照电子化,实现全市全覆盖。持续开展“接诉即办”工作,推动“未诉先办、主动治理”。

(三)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法治素养。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动态完善学法清单,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年内开展会前学法不少于4次,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法治培训。

(四)多样化开展社会面法治宣传。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核心内容,结合国际民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深入普及优化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汇聚全面依法治国强大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