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环路以外区域试鸣防空警报相关报道(一)
北京发布报道:防空警报在五环外鸣响,北京267个社区开展疏散演练
9月20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上午10时整,北京市五环路以外区域试鸣防空警报。警报试鸣期间,全市共有88个街道、267个社区和58所学校开展了人员疏散掩蔽演练。
随着警报鸣响指令发出,警报信号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在五环外区域依次鸣响。每种警报鸣放时间3分钟、间隔7分钟。10:00至10:03,试鸣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10:10至10:13,试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10:20至10:23,试鸣解除警报,连续鸣放,时间3分钟。
为提高市民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防空防灾能力,全市多地在警报试鸣期间开展了疏散掩蔽演练活动。
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花市枣苑社区,一场应急疏散演练在这里上演。由于不在警报试鸣范围内,工作人员利用手摇警报器发出警报信号,发出了演练开始的指令。随着预先警报响起,工作人员组织居民向人防工程疏散掩蔽。
本次演练共有来自4个社区的近百位居民参加,由于是周末,演练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参与。东城区国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演练主要是为了让居民了解警报信号,认识人防工程,熟悉疏散路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除了开展疏散掩蔽演练,东城区国动办还在社区里开展了国防教育、医疗急救、消防逃生等互动体验活动,组织居民学习了解相关知识。“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它让人们了解国防,居安思危,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居民张雪松说。
在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庄社区,海淀区国动办联合蓝天救援队在警报试鸣期间也开展了疏散掩蔽演练活动。演练当中,工作人员还开展了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互动体验,让居民在参与中了解防空警报信号,增强国防观念。当天,全区29个街镇70个社区组织疏散演练,吸引了3000余名居民参与。
此外,海淀区国动办还聚焦中小学生、科技企业、社区等重点人群,积极推动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推进国防动员宣传与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
据了解,防空警报试鸣主要是为了检验警报设备设施完好情况,提高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虽然是在五环路以外区域组织,市民也可以通过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政务网站进行试听。据统计,警报试鸣期间,全市共组织88个街道、267个社区和58所学校开展人员疏散掩蔽演练,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结合9月“全民国防教育月”,全市国防动员系统组织开展了“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系列主题活动。在王场村抗战地道遗址,大兴区国动办开展手摇警报器、模拟射击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将国防教育与红色遗址有机结合。在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通州区国动办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国防装备模型展、人防应急疏散演练、国防法规互动问答等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国防观念。
北京晚报报道:今天是全民国防教育日 267个社区和58所学校开展疏散演练防空警报上午在五环外鸣响
9月20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上午10时整,本市五环路以外区域试鸣防空警报。警报试鸣期间,全市共有88个街道、267个社区和58所学校开展了人员疏散掩蔽演练。
上午10时整,随着警报鸣响指令发出,警报信号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在五环外区域依次鸣响。每种警报鸣放时间3分钟、间隔7分钟。10∶00至10∶03,试鸣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10∶10至10∶13,试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10∶20至10∶23,试鸣解除警报,连续鸣放,时间3分钟。
据了解,防空警报试鸣主要是为了检验警报设备设施完好情况,提高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虽然是在五环路以外区域组织,市民也可以通过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政务网站进行试听。
为提高市民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防空防灾能力,全市多地在警报试鸣期间开展了疏散掩蔽演练活动。
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花市枣苑社区,一场应急疏散演练在这里上演。由于不在警报试鸣范围内,工作人员利用手摇警报器发出警报信号,发出了演练开始的指令。随着预先警报响起,工作人员组织居民向人防工程疏散掩蔽。本次演练共有来自4个社区的近百位居民参加,由于是周末,演练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参与。东城区国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演练主要是为了让居民了解警报信号,认识人防工程,熟悉疏散路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在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庄社区,海淀区国动办联合蓝天救援队在警报试鸣期间也开展了疏散掩蔽演练活动。演练当中,工作人员还开展了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互动体验,让居民在参与中了解防空警报信号,增强国防观念。
海淀网报道:今天,五环外试鸣防空警报!实拍居民疏散演练——
海淀区国防动员办公室经过周密安排和部署,在全区29个街镇组织开展国防动员综合演练暨防空警报试鸣,70个社区3000余名群众同步参与人员疏散掩蔽演练,线上线下超1.1万人次参与国防宣教活动。

“呜——呜——呜——” 10点整,预先警报刚响,清河街道安宁庄社区的居民就动了起来。80余名居民跟着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指引,弯腰、捂鼻、快步走,沿着指定路线向防空地下室疏散。记者跟着人群走进地下空间,眼前的场景让人安心:物资保障组的急救箱、饮用水整齐摆放,医疗救护组的队员已经穿好装备,心理疏导组的工作人员也在一旁待命。

最热闹的是演练区——蓝天救援队队员正在模拟 “救治伤者”,按压、包扎动作干脆利落。救援队员一边演示心肺复苏,一边讲解,还手把手教大家海姆立克急救法。居民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手机拍视频,“这都是救命的本事,必须记牢!”

“第一次参加演练,听到警报有点慌,但看到这么专业的准备,心里就踏实了。” 社区居民王女士说,“以前不知道急救还分这么多步骤,今天真是学到了!”

海淀区国动办副主任藏传厚介绍:“不只是居民学技能,我们区、街镇、社区的指挥能力也跟着提了级。”
线上 + 线下:国防知识 “送” 到家门口
想了解国防知识,不用特意跑远——海淀早就把 “课堂” 设到了居民身边。

线下,110个社区张贴了3000份警报试鸣通告、500张国防教育海报,1.1万本《图说国防》读本送到了居民手里。在紫竹院、西三旗街道升级三处人防工程再利用宣教场所,并设计国防动员宣传展板“电子公式书”下发到各街镇、社区,将国防动员进社区落到实处。

线上更方便!“海淀国动” 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有奖答题,还有 “从抗战胜利看国防建设” 的科普文章,在家刷手机就能学法规、懂防空。更贴心的是,海淀还把国防教育和生活需求结合起来:“国动安全大讲堂” 进社区讲应急知识。香山街道正在建国防文化主题公园——以后散步就能学国防知识,太方便了。
青少年专场:2000名“国防小卫士” 上线
这个月,海淀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 “国防小卫士” 活动——体验空袭自救、认防空警报、练紧急疏散,一个个学得有模有样。

区国动办还和区妇联一起,举办了第八届 “阅读小达人” 活动,60个孩子凭着 “书香强国” 的作品获奖。“读爱国故事,学国防知识,孩子更懂‘家国’两个字的意思了。” 一位家长说。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想让抗战精神传下去,让每个人都把国防放在心里。” 海淀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杨军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