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春秋承薪火,丹若少年启新程 ——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2025年开学第一课圆满落幕

2025-09-08 11:46:00 十一丰中微信公众号

秋天的晨光洒满丹若园,当抗战胜利80周年的荣光浸润校园,9月5日上午8:30,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全体师生齐聚红石榴剧场,以“八秩春秋山河无恙,丹若少年再谱华章”为主题,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开启新学期的成长序章。


图片


开学第一课的序幕,从一条“80年时光长廊”缓缓拉开。时光长廊入口处的拱门之下,三个篇章串联起岁月的脉络。

“抗争篇”里,九一八事变的警报、淞沪会战的硝烟、台儿庄大捷的呐喊化作一幅幅鲜活画面,战士家书中“母亲,若我牺牲,勿念,为国捐躯乃荣”的字句,让在场师生驻足凝视,仿佛听见了先辈们舍家卫国的赤诚心声;

“胜利篇”中,1945年举国欢庆的影像与“3500万同胞牺牲换来了胜利”的数据交相辉映,沉甸甸的数字让每一个人读懂和平的来之不易;

“今日篇”里,大国重器的轰鸣、校园里的朗朗书声、青少年科技报国的身影,则呼应着“他们守护的,正是我们拥有的”的时代回响。


图片


长廊之下,一条鲜红的“红色传承之路”延伸向主仪式区。13面印有抗战胜利80周年标志与校徽的“胜利传承旗”整齐排列,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英雄和荣立个人一等功的武连庆英雄共同亲手将旗帜传递给各班代表。伴随着入场式的激昂旋律,各班代表擎旗带队,踏过红毯走向会场,这面旗帜的传递,是抗战精神从先辈肩头到少年手中的接力,更是“传承”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参与开学第一课的嘉宾有:北京市丰台区教科院党总支杨联文书记、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钟灵院长、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呼建勇主任、北京市丰台区教委黎雪科长、成石学区牛克主任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体肃立,出旗!”随着主持人的指令,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全场师生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教师行注目礼,国歌声响彻校园。


图片


图片


随后,全场目光聚焦于特邀嘉宾——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他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在战斗中,他带领全班与敌军激战五昼夜,打退41次进攻、毙敌60余人,在弹药将尽、阵地被围时,喊出“有我大胡子在,阵地丢不了”的豪言壮语。“80年前,无数先烈用血肉筑长城;今天,你们要以知识护和平。”英雄的话语质朴而有力,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英雄精神的重量。


图片


随后武连庆英雄讲述了他的英勇事迹,从军营立功到战场负伤,从高位截瘫到投身公益,他用铁血与坚守诠释信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英雄精神永垂不朽,这份赤诚与担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

演讲结束后,学校少先队代表手捧红领巾,郑重地为两位战斗英雄系上。鲜红的领巾映着老英雄的笑容,也映着少年们眼中的敬意——这是跨越代际的致敬,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优秀新生代表们上台与战斗英雄进行合影,今天,这个合影的瞬间,不仅是 “榜样” 与 “希望” 的温暖同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图片


图片


“他们的躯体不朽,已长成了满山的翠竹青松;他们的灵魂不朽,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奔流。”跨年级学生代表带来的诗歌朗诵《不朽》,将开学第一课推向高潮。六人齐读的红色段落掷地有声,从抗战英雄的事迹到和平年代的传承,从模糊的英雄背影到少年肩头的责任,诗句里的家国情怀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朗诵结束后,学生代表领读《少年宣言》,全体学生举起右拳跟读:

“我们记得,3500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阳光;

我们承诺,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守护和平;

新学期,做勤奋的学习者,做勇敢的担当者——请先烈放心,强国有我!”

誓言铮铮,是少年们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担当。


图片


图片


“石榴聚籽,象征民族团结;徽章在手,承载传承使命。”在“种下希望,延续接力”环节,学院院长方健老师、初一年级各班导师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代表共同为初一新生佩戴石榴徽章。徽章鲜红的底色、饱满的石榴图案,呼应着抗战时期各族人民同心抗敌的历史,也寓意着新生融入集体、携手前行。

2025届优秀毕业生、年度荣誉学生孙慧岩通过视频的方式向母校、教师对她的培育表达了感激,同时也嘱咐学弟学妹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十一丰中校园里汲取知识,实现梦想。

最后,学姐们带来快闪舞蹈,动感的旋律、活力的舞姿,既是对初一新生的热烈欢迎,也展现了丹若少年的青春风采。当舞蹈落幕,主持人宣布开学第一课圆满结束,各班有序退场,但那份浸润在仪式中的历史记忆与成长力量,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师生心中。

八秩春秋,山河无恙;丹若少年,再谱华章。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一次跨越80年的精神对话,是一次“传承”从口号到行动的转化。未来,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的学子们将带着这份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热忱,在学习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以少年之力,护家国无恙,赴时代新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