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举办重要目标无人机反制行动演练 新装备新战法 科技赋能砺精兵
近日,一场融合新装备、新战法的国防动员演练悄然展开。当“不速之客”从低空突袭,电磁干扰瞬间织就无形屏障;当“蜂群”裹挟威胁而来,多组力量协同筑起立体防线……这是西城区重要目标无人机反制行动演练中的实战场景,科技与实战的碰撞,勾勒出新时代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生动图景。
教授无人机使用技巧
反制枪等装备整齐列阵
讲解排爆机器人的运行原理
多维空间演练
科技织就低空防御网
此次演练由区国动委联合办公室统筹,组织某大学民兵反无人机排、区新域新质人防专业队无人机反制分队等力量,在国网北京电力公司某变电站拉开战幕。全区6家单位50余人参与,20架无人机、7种反制装备、1台排爆机器人、1只机器狗投入实战,围绕500KV变电站遭遇无人机袭扰的核心场景,模拟“敌渗透侦察”“重点目标突防”“诱骗排爆”“饱和攻击”四种真实威胁,联合属地公安等部门上演了一场“空地一体”的协同防御战。
作为演练核心力量,某大学22名大学生民兵的表现尤为亮眼。现场设置指挥组、情况处置组、飞手组等6个专项小组,民兵连排长担任指挥组组长,带领队员肩负起重要目标防护重任。准备阶段,反制枪、固定干扰设备等装备整齐列阵,飞手组快速就位;力量部署阶段,固定系统组在变电站四角及楼顶架设设备,反制车组待命巡逻,一张覆盖“地空一体”的防御网迅速铺开。
四波次攻防堪称“实战教科书”。首波侦察无人机低空突入,反制车组率先捕捉信号,电磁压制使其乖乖返航,飞手位置同步锁定移交警方;第二波时,2架高速穿越机模拟自杀式袭击,手持枪组依托地形果断干扰,无人机应声坠落,处置组随即拆除武器;第三波携爆无人机喷烟来袭,固定系统组发送假GPS信号诱至安全区,排爆机器人精准排爆;末波10架“蜂群”开展饱和攻击,我方全域压制与“点杀”结合,最终实现“零漏网”。整场行动共反制15架无人机,抓捕飞手6名,以“零损失”交出答卷。
科技新品助力
新域新质人防专业队亮剑
在这场重要目标无人机反制行动演练中,全市首支新域新质人防专业队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守护区域安全的“隐形盾牌”。作为专业队伍中的重要民企单位,金锐科技携多款科技新品亮相,组织了装备使用培训,为演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西城区新域新质人防专业队组建于新兴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信息防护、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无人机反制4个分队组成,承担着国防勤务、消除空袭后果、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等重任,是构建现代人民防空体系的关键力量。
在此次演练中,金锐科技应用的固定式侦测设备和固定式反制设备,构建起全方位的侦测与反制网络。固定式侦测设备如同敏锐的“电子眼”,对周边空域进行不间断扫描,及时捕捉可疑无人机的踪迹;固定式反制设备则能在侦测到目标后,迅速发射干扰信号,让来袭无人机失去控制。
反无指挥控制平台犹如整个反制体系的“智慧大脑”,整合各方数据,对反制行动进行高效统筹。它能实时分析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型号等信息,为指挥人员提供精准决策依据,从而调配反制力量,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打击。反无电子屏蔽墙则像一道坚实的“电磁屏障”,在重要目标周围形成安全防护圈,阻挡无人机信号的侵入,有效保护目标区域免受无人机的威胁。
金锐科技拥有全套的研发生产制造团队,围绕“光电侦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电子探测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不断创新。目前已自主研发出无人机反制系列等多种先进技术产品,荣获4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产品广泛应用于军队及公安等部门。此次演练中,其科技新品充分展现了强大的实战性能,为西城区新域新质人防专业队在无人机反制行动中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了坚实保障。金锐科技公司党支部书记亢旋哲说:“作为新时代的退役军人,很荣幸能成为区新域新质力量人防专业队无人机反制分队的一员,感觉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训练和装备技术革新中,将听党指挥,敢于担当,研发生产一流反无产品,带领公司分队成员为区域防空安全贡献更强科技力量。”
青春力量淬炼
从校园卫士到国防尖兵
“指令下达的瞬间,仿佛回到了部队执行任务时——每一秒都不能懈怠。”某大学退伍大学生的话语里带着兴奋。2021年至2023年,他作为陆军服役,如今是校民兵连负责人,在此次演练中他再次体验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热血。
这支成立于2016年的民兵连,是北京高校首支大学生民兵分队,班长以上骨干均为优秀退伍大学生。“每周三晚9点到11点,我们分组巡逻校园,三人一队,风雨无阻。”参训大学生介绍说,每年9月招新后,队员们会利用三个周末进行集训,从军事基础到应急处突技能全面打磨,“普通学生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加入,退伍老兵则以骨干身份带训,让国防意识在校园扎根。”
“此次演练前,队员们主动放弃暑期休息,顶着高温反复打磨反制操作细节,不少学生第一次握反制枪时手都在抖,但当看到无人机在电磁干扰下精准坠落的瞬间,眼神里的青涩褪去,多了份对‘国防’二字的深刻体悟。”某大学学生处工作人员魏飞(化名)作为带队老师深有感触,“这些学生民兵既有退伍老兵的过硬素养,也有青年学子的灵活应变,军地协同的演练模式让他们在实战场景中快速成长,为国防安全筑起了一道充满活力的青春防线。”
“演练不仅检验了装备与战法,更锤炼了青年一代的国防担当。”西城区国动办工作人员伍国良表示。从校园巡逻的“守护者”到演练场的“反制尖兵”,这些年轻身影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春力量,既能守护一方校园,更能筑牢国防长城。
演练“硝烟”渐渐消散,动员准备持续加强。区国动委联合办公室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演练复盘。从队伍建设、沟通协调、参演力量、演练流程、方案脚本等多方面总结,找出问题短板,聚焦无人机攻击样式和无人机反制技术的应用,探索适合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反无战法,加快提升新质防空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