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纷呈!本市举办2025年防灾减灾日活动

2025-05-12 17:42:00 北京应急

2025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树牢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营造全民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氛围,北京市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突出地震、火灾等安全知识科普,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应对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广泛动员各区、行业部门深入一线,开展宣传活动,组织疏散演练。


微信图片_20250512102405_副本.jpg


活动由市应急局、市教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水务局、市科协、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局、大兴区人民政府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以“主会场+科学中心会场+安全体验馆公众开放+新闻发布会+线上科普宣传”的方式开展。

北京市主会场设在大兴区荟聚商场,主会场划分为主题展示区、生活安全实验区、有奖打卡区、地震安全科普区、生活安全科普区、科技赋能区、专家说安全区、技能培训区、媒体展示区9个区域,总面积达705平方米。主题展示区播放灾害警示片,以图文的方式介绍国家领导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北京市及相关部门落实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举措。生活安全实验区围绕多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安全领域展开宣传科普,分别通过实验、模拟展示、设备讲解等方式,让公众直观了解安全隐患与正确处置方法,并设置演示装置等互动体验,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有奖打卡区设置人形机器人,应急吉祥物安小虎、全小坚卡通模型,吸引公众拍照打卡;微信扫码有奖参与防灾减灾知识答题。地震安全科普区聚焦地震安全知识科普与体验,以直观场景讲解震后逃生、避震方法等实用知识,让公众身临其境感受地震,增强对地震安全的认知与应对能力。生活安全科普区通过播放宣传片、展示设备等方式进行知识科普,提升公众对各类灾害的认知。互动体验丰富多样,增强公众参与度。科技赋能区展示侦测机器人、勘察机器狗、穿戴助力装备等内容。专家说安全区依托应急宣传车,专家讲解消防安全、户外生存、卫生健康知识。技能培训区开展常用安全技能培训,教授应急担架、结绳、初起火灾模拟灭火等使用方法。媒体展示区展示科学中心会场、部分区及安全教育基地等单位活动动态。


微信图片_20250512102308.jpg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512102334.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114914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09541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11490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095423_副本.jpg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51211512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095406.jpg


北京科学中心会场同步启动为期一周的科普嘉年华,以“筑牢安全防线,防灾减灾科普嘉年华”为主题,面向中小学生、社区群众开展主题展示活动。设置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中小学生科普作品展览、应急宣传车互动体验、消防安全知识、安全大课堂4项内容。与此同时,动员全市56家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同步开放,以体验互动、安全讲座、观看警示教育案例片等形式,面向公众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发挥基地科普阵地作用。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512114228_副本.jpg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512121344.jpg


微信图片_20250512114219_副本.jpg


图片


在今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中,北京市各区积极响应,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既通过疏散演练、活动体验等强化技能,又以直播等形式扩大影响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宣传格局,为构建韧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在宣传推广方面,北京市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通过地铁屏媒、短视频平台推送活动亮点,形成“线下+线上”立体化传播矩阵,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