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摸索实践探求创新 十年砥志思研固本强基 谱写新时代首都人防建设新篇章

2022-10-17 12:24:00 北京日报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是全民性的防护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人民防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决落实中央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为首都人民防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人防始终坚持党对人民防空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全国人防看北京的首善首位意识,“以战时靠得住,平时保平安,急时有作为”作为工作目标,秉承“一年干好几件事,几年干成一件事”的工作理念,发扬锲而不舍、钉钉子的精神,以扎实推进“铸盾护民123456工程”为重点,久久为功,筑牢首都人民防空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时光荏苒初心如炬,笃行致远使命如磐。十年来,北京人民防空在规划顶层设计、核心能力建设、城市综合防护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六大方面,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三大使命任务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北京市再次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中央军委委员在调研视察北京人防工作时,给予了“北京人防全国领先、走在前列,经验值得推广,路子值得借鉴,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值得敬佩”的高度评价。

新篇章1.jpg

十年摸索实践

规划引领为首都人防建设谋篇布局

北京人防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逐级搭建人民防空规划体系,人民防空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出台关于推进首都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本市人民防空改革发展中长期总体目标和指导意见。首次将人防发展规划纳入北京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市级专项规划进行编制。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完成“十四五”人民防空建设发展规划编制,首都人防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落实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提出的“加强人防设施,把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实现军民兼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市人防办作为首规委成员单位,首次把人民防空建设核心指标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制定《北京人民防空建设规划(2018年-2035年)》,提出“保核心、保生命、保潜力、保运转”的核心任务和“抓重点、补短板;创样板、成体系;强能力、铸盾牌”近中远景目标,在通过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审查后,市委城工委会议进行专题审议。新一版人防规划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党政军联合审查的人民防空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各区人民防空分区规划和《首都功能核心区人民防空设施建设规划(2019年-2035年)》《通州区人民防空建设规划(2019年—2035年)》编制,同步开展首钢高端产业园区、昌平未来科学城、地下轨道交通沿线人防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不断完善人防规划体系,实现人防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并轨。

新篇章2.jpg

十年备战练兵

以战领建为保障人民安全筑牢盾牌

北京人防紧紧扭住军事斗争人防准备不动摇,落实国家人民防空“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坚持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空中、地面、地下多位一体,指挥顺畅、信息可靠、功能科学、布局优化、保障有力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建设目标。全面建成固定指挥所、移动指挥平台,共同形成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固定与移动相结合、坑道式与掘开式相结合的市、区、街道(乡镇)人民防空指挥工程体系。以三级指挥信息平台、三张信息传输网、五个业务系统和一个信息综合数据库、一幅行动综合态势图为基础,整合形成体系化、网络化、模块化的“33511”人防信息化支撑体系,重点城区高点监控设施实现全覆盖,警报设施统控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坚持人民防空实战化训练演练常态化,将人民防空训练演练纳入首都联合防空训练体系。多次参加军队训练演习、原北京军区系列演习和中部战区专项演练,连续组织“京盾”系列人民防空演习演练。探索京津冀人防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3+2”人防协同机制。牵头与津冀和中央国家机关人防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京津冀人民防空工作协同发展的意见》,连续7年开展京津冀人防跨区联合支援通信训练。加强“一核两翼”人民防空统筹协调,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人民防空创新发展示范区。修订完善市、区、街(乡)三级人民防空袭方案,大型社区制定人员就近就地掩蔽计划和人口疏散计划,燕山石化、重要的水电气热等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制定防护与抢险抢修方案。在全国率先组建信息防护、心理防护、伪装防护等新型专业队,形成以人防专业队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专业救援与支援服务相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2016年8月,在连续三年防空警报试点试鸣的基础上,经中央领导同意,每年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在全市统一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同步开展社会面防空袭训练演练。扎实开展人防“五进入”活动(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中学人防知识普及率达到100%。全市2900个社区完成人防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大型社区人防建设全覆盖,广大市民的防空防灾知识技能水平、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不断增强。

新篇章3.jpg

十年探求创新

城市综合防护体系不断完善

北京人防全面落实国家特级设防城市建设要求,将保障“都”的安全融入“城”的发展,围绕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集约高效建设人民防空设施,坚持地上与地下相结合,人民防空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军民兼用。结合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落实圈层统筹和区域协同要求,构建“一核一主一副,多点一区成网”的总体防护结构,形成了以地下轨道交通人民防空工程为骨干,以结建人民防空工程为主体,以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为重点,以单建式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和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地下空间为补充的人民防空设施系统。

全市人防工程建筑面积逐年稳步增长,人均防护面积居全国之首。地下空间总量达到1.3亿平方米,相当于6.5个50年代的北京城,“地上一个城、地下一个城”的城市发展理念在规划建设上得到进一步落实。奥体南区、CBD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中心区地下环隧和综合管廊,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在内的一大批人防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综合体项目相继建成,从功能上涵盖了商业、餐饮、体育、文化、停车、交通、综合管廊等多种类型,补充完善了城市功能需求,缓解了地面空间压力,为构建综合高效的城市运行环境和推动城市减量高质发展创造了机遇。

新篇章4.jpg

十年恪尽职守

服务城市和改善民生水平持续提升

北京人防坚持“开放共享,兼容并蓄”,充分发挥人民防空设施资源优势,为服务首都功能、推进首都建设、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贡献人防力量。在“9.3”阅兵、“一带一路”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和疫情防控、防汛、防火等应急处突中提供支援保障。优先共享应急、公安安防设施,将全市175处2407万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纳入人防战时疏散体系。连续十年开展的地下空间“疏整促”专项行动,累计完成清整任务9118处、785万平方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3.2万处,清退违规住人38.59万人,实现了地下空间违规住人动态清零;完成120万平方米早期地道式人防工程治理,实现了“不塌洞、不死伤”的工作目标。

立足人防工作着眼全局,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将人防工程建设思路由“战时好用,平时能用”向“平时好用,战时管用”转变,推进人防工程平时利用。积极落实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利用人防工程提供停车位46.8万个,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停车难问题。全市用于文体休闲、仓储、商业服务等公益便民类人防工程5580处,共计2544万平方米,地瓜社区、美家美库、党建活动中心等一大批地下空间使用的优秀典型案例不断涌现。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宗旨,深入落实接诉即办条例。创新工作机制,厚植组织优势,选派下沉干部深入一线,做到件件有回应,单单抓落实。直面难点,找准痛点,打通堵点,有效解决了一批人防工程开放使用、收费、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切的问题,真正实现未诉先办,月度考核持续保持全市领先。

十年砥志思研

标法兼备为人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北京人防将法治作为基础,标准作为保障,坚持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持续加强人民防空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深化人民防空领域改革,不断在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监督执法、工程管理等方面,探索推动人民防空高质量发展的“北京之治”。坚持“小切口”立法推动《人民防空法》的修订,完成了《北京市人民防空条例》《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防空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维护技术规程》等文件的修编,在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维护管理及防护设备安装、人员疏散掩蔽等8个方面出台标准规范。制定颁布北京市《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条例》《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管理办法》,最大限度降低易地建设审批的自由裁量权。

在持续推动全市人防工程建设、科学配置人防工程功能布局的过程中,北京人防坚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人防智慧,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跑出了“人防加速度”。下放人防工程建设审批和竣工验收备案权限,在全国人防系统率先实行人防工程设计监理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人防工程建设审批率先实现“多规合一”“多审合一”“联合验收”,在市级部门中首批完成“用地清单制”改革,将“企业跑”转变为“政府跑”,实现人防审批的“零跑动”“一次过”,保障企业“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早落地,审批效能显著提升。

十年固本强基

首都人防党建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

北京人防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凡事都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章党规和中央八项规定,常态化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把管理监督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提出“忠诚、奉献、创新、自强”的北京人防精神和“五有四及时”作风建设要求,打造“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扛得起使命、铸得牢盾牌”的北京人防品牌。每年一个主题,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大力宣扬身边榜样,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三不”一体推进,建立完善反腐败长效机制,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走向深入。中纪委在人防领域开展了全国第一个,为期三年多的人防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北京人防在治理涉及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上“零出错”,为全国人防做出了表率,维护了首善的首都形象。

强化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干部在线学习连续6年完成率100%,“学习强国”总均分位列市直系统首位。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建立起一整套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及轮岗、挂职工作机制,在全国人防系统率先建立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分两批选派4名干部支援新疆人防工作,为边疆长治久安贡献人防力量。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政高效的干部队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体干部职工以战时思维、应战状态投入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四方责任”,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实现了人防系统干部职工、办公院区、驻区(村)、在用人防工程四个方面的“零感染”,守住了一方平安。及时有效缓解企业困难,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力量。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守路口、测体温、轮班巡逻、消毒杀菌,共同筑牢维护市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实防线。

新篇章5.jpg

回顾十年历程,北京人防事业能够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根本在于党中央对人民防空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体筹划和掌舵领航,得益于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区、各部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市民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凝聚着人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汗水与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的重大时代机遇,北京人防将以坚定的信念和充足的准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为守护战时首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谱写新时代首都人防建设新篇章。

新篇章6.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