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无线电波助力“抗疫” ——记西城人防展览路志愿者应急通信队
连日来,夜班值守成为展览路志愿者张宝生的生活重心。“每天下午5点到早上8点半,我都在地下人防工程指挥部里应急通信值班,助力车公庄社区的封管控区服务保障。”
张宝生队长是四十多年的无线电玩家,经验丰富,队里的十部背包电台就是由他自己在基地设计、组装调配的。
张宝生是西城人防展览路志愿者应急通信队队长。与张宝生一起24小时待命的,还有40多名队员以及指挥部里的通信装备器材等专业设备。
张宝生:“目前40多名队员均具有业余无线电执照、操作等级证,具有较强的应急专业技能。”
这款背包电台是志愿者应急通信队的特色装备,自主设计、信号强、待机长
队员在指挥部调试UV段背包电台
紧急情况召唤,队员们带好设备,快速反应
今年以来,应急通信队多次对接街道需求,就近服务社区,尤其是助力辖区封管控区的服务保障,专业设备和队员的应急素养在快速响应中效果显著。
管封控区的“大白”通过对讲机实时联系
入夜,在管控区24小时值守的大白用对讲机报告情况
指挥部街道值班领导通过监控掌握封管区情况,发现问题后通过对讲机快速联系解决
张宝生:“应急通信队的装备与工具在应急状态下优势明显。不需要网络支持,待机时长的顾虑小,直接呼叫,相比手机省时省力。”
张宝生说,此前,在社区值守中,他注意到,社工、下沉干部、志愿者化身“大白”服务时,手机不好带不好用。
张宝生队长整理好准备提供给区相关单位应急使用的对讲机
这个倡议得到了队员们一致响应。为了保障好封管控区的应急服务,张宝生带头“两点一线”闭环生活,队员们也是随时待命状态,节假日和周末停休,夜里轮岗值守。
一次次出现在应急防控现场的对讲机充电中
志愿者应急通信队基地设备仓库装满了队员们多年积累购买的各种应急通信装备
国家无线电管理局颁发给展览路志愿者应急通信队的集体呼号
无线电爱好者是队员们的共同身份。应急通信队最初由20多名无线电爱好者自发组成,西城区人防办将一处地下人防工程提供给该队管理使用,在区、街道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应急通信队在一次次实战中成为一支有固定阵地、有专业装备的人防志愿者队伍。
安装好的八木定向天线可以更好地传收无线电信号
队员张文杰和钟瑞鑫在车公庄北里疫情防控指挥部楼上安装天线
“应急通信队的每一项任务队员们都是牺牲个人时间,自费完成的,街道社区为我们颁发过‘抗疫先锋’的奖章。队员们备受鼓舞,平时应急演练更到位,像现在这样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队员们都主动提战,视迎难而上、向险而行为光荣使命。”张宝生说,立足于展览路地区,应急通信队队员们将他们对无线电通信的情有独钟,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方式宣讲传播,参与社区治理实践,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