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徐徐道来说北京》12月31日报道“白纸坊纸文化博物馆和流沙体验制作I北京人防”

2021-12-31 10:06:00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


白纸坊纸文化博物馆和流沙体验制作I北京人防

       音频内容:



神秘的地下人防纸文化博物馆到底什么样?︱流沙笺是什么东东?︱北京人防系列节目之七


北京西城区樱桃三条8号院,是利用人防工程改造的白纸坊街道纸文化博物馆。北京要建博物馆之城,一级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数不胜数,而博物馆坐落在人防工程之中,又是以“纸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可是独一份。


640.jpg


2021年12月18日上午,正值北京交通广播开播28周年之际,《徐徐道来话北京》节目在北京人防办、白纸坊街道办事处大力支持下,推出“参观白纸坊街道纸文化博物馆,体验非遗流沙笺”主题活动。由本节目总撰稿,制作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世强(小强),带领听众朋友走进这座“地下博物馆”,一起感受白纸坊地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特色文化,了解中国“纸”文化的发展。


640.jpe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您了解中国的纸文化吗?您知道国宝宣纸的制作流程吗?想了解起源于唐宋时期的“流沙笺”技艺有哪些神奇之处?利用人防工程改建的博物馆到底有多精彩?

640.jpeg


640-1.jpeg


探秘神秘的地下人防博物馆?

宣南地区的白纸坊,位于辽南京、金中都的核心区域。元代在大都实行坊巷制,白纸坊在大都城外,所以并不在列。白纸坊是元代专门负责制造皇帝颁布诏书所用纸张的官署名,受礼部管辖,从八品,还不如七品县令,按现在官职级别来说,也就是一个科级单位。清末,白纸坊地区形成了一大片樱桃园,与此相关的地名也就应运而生。

640.jpeg


走入白纸坊街道纸文化博物馆,扑面而来的都是有关纸文化历史传承。在小强老师简短的介绍之后,王军馆长在门口和大家分享了纸文化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王馆长为大家介绍了纸博物馆的来龙去脉


640.jpeg


这座通过改造人防工程建立的“地下博物馆”究竟什么样?

640-1.jpeg


640.jpeg

大家怀着好奇心,跟随着白纸坊纸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沿着台阶深入地下,开始了这次神秘的文化体验。

640.jpeg


640-1.jpeg

博物馆分为“纸与文明”、“纸与科技”、“纸与生活”、“纸与环保”、“纸与艺术”等展厅,王军馆长亲自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第一展厅,主要内容讲述了纸的产生、发展、演变这一整个历史过程。纸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我国文字记载的源头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后来人们把文字记在石块、金属器具上。再后来出现竹简、缣jiān帛和纸张。纸张使文字的交流变得便捷。造纸术也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640-2.jpeg


640.jpeg

在第二展厅,王馆长给大家声情并茂讲述了宣纸的历史。

纸博物馆王军馆长同大家分享宣纸的历史和文化

宣纸在唐代的时候,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宣是哪儿啊?宣州,就是我们现在安徽的黄山市,泾县、黟yī 县、歙县,包括江西九江北部分,到了北宋的时候,这块儿地方又改名儿了,它叫江东路。在唐代时候,宋代时候这个地方出产纸也是进贡皇家的上品,就说明当时在宣州或者在北宋时候叫江东路,这个地方产的纸,它的质量就非常非常的高了。在北宋时候,有一个词人叫王令,他写了一首词叫《再寄权子满》,他说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这就是宣纸。我们在北京,大家如果对书画有兴趣,喜欢书法和绘画的,您到琉璃厂去买宣纸的时候,哎呦,这一刀为什么这么贵呢?原材料不容易,工艺又特别特别的复杂,而且这种工艺它是受国家保密的,所以现在我们对宣纸的定义是什么呀?在安徽泾县范围内,利用什么呀?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安徽泾县的山泉水,通过108道工艺制作出来的,印染性特别强,而且具有防蛀防虫的,具有美术感的这种书画纸张,我们叫宣纸。




640.jpeg

说到宣纸,您知道号称中国四大名纸之一的澄心堂纸吗?关于它的历史咱们还是来听王军馆长的介绍。

王馆和大家分享我国四大名纸之一的澄心党纸的历史

   


640.jpeg


您想不到吧,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这些纸张,竟然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此后,王军馆长还结合视频互动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了古法制作宣纸的步骤,以及熟宣与生宣的区别等等有关宣纸的知识。


640-1.jpeg


纸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个中华科技文明的传承过程,纸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像与大家密切相关的生活用纸、如何环保用纸,都在展厅中,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让观众树立正确的用纸思想理念和环保意识。而用3D打印技术的现代纸应用、利用手机二维码存储剪影画像等互动环节,更让大家体会到了未来纸的应用发展。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跟随着王军馆长简单参观博物馆。对于纸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朋友都表示今后一定带着家人和朋友再来仔细参观体验。


640.jpeg


古法流沙笺是什么?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非遗项目古法流沙笺制作体验。那什么是古法流沙笺呢?非遗项目负责人宋春妤女士,是这样介绍的。

古法流沙笺项目负责人宋春妤女士和大家分享流沙笺的历史


640.jpeg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指导老师亲自示范流沙笺制作时,不到一分钟,一幅幅充满梦幻奇妙色彩的作品就展现在大家面前。

640-1.jpeg


当人们看到作品从水中提出的时候,都不禁发出惊呼:真的是太美了!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自动手制作流沙笺和团扇,看着自己的作品,所有人都感慨这项古老非遗技艺的惊奇!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当人们看到作品从水中提出的时候,都不禁发出惊呼:真的是太美了!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自动手制作流沙笺和团扇,看着自己的作品,所有人都感慨这项古老非遗技艺的惊奇!



活动当天,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参加,他们一开始就对人防工程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卜祥宸小同学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收获

这次活动,我们特别邀请多位来自北京人防办的工作人员参加,作为专业人防工作者,他们的感触自然非同一般。我们来听崔煜的讲述。

崔煜先生和我们分享他的感受

来自北京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江俊海,跟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来参观纸文化博物馆,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江俊海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

没过多一会儿,在老师的辅导下,一幅幅精美的流沙笺作品就在大家的手下诞生了,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这次活动最高兴的要数小朋友了,许多互动环节让他们兴奋不已,在问到他们的感受时,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流沙笺的制作环节。

江靓童小同学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智尧同学接受我们的采访



640.jpeg


640-1.jpeg


640-2.jpe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