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公开课|人民防空知识之山城防空洞篇

2025-09-22 17:53:00 重庆国防动员微信公众号

9月20日20时,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专题节目《国防公开课》在国防军事频道(CCTV-7)以及央视军事等新媒体播出,受到全国观众一致好评。山城防空洞作为节目中的重要板块,闪亮登场,让千万观众了解这一重要国防教育基地的前世今生和活化利用成果,获得众多网友点赞好评。

节目以“铭记历史,共筑国防”为主题,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等重要节点,讲述国防故事、普及国防知识、传授国防技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

节目打破“演播室授课”传统录制方式,将课堂设置在学校、军营、革命纪念馆、宣教馆等地,打造“行走的国防课堂”,由市国防动员办参与制作的《别有洞天》节目,成为本期《国防公开课》的亮点之一。

《别有洞天》节目以主持人探访重庆防空洞为主线,前往防空洞打造的宣教馆、博物馆、火锅店、书屋等,通过趣味互动普及人民防空知识,体现防空洞“战时保安全,平时惠民生”的双重价值,增强受众防空防灾意识,提升利用防空洞自我保护的能力,彰显人防工程与城市生活共生共融的独特魅力。

“防空洞见证了重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与不屈。”市国防动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抗战大后方,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更是侵华日军的重要军事目标。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城市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直接伤亡人数达32829人,房屋毁损17000多幢,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手段之残忍、灾难之深重,为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

即使如此,重庆人民从未屈服,反而愈炸愈强,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反轰炸斗争的英勇不屈之歌,也淬炼出重庆坚韧、忠勇的城市精神。

狂轰滥炸之下,重庆人民打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工程。

1937年,重庆市防空避难设施54个;1942年,重庆防空洞1603个。短短6年间,重庆防空洞数量增加了30倍。

炸不垮的重庆城,不服输的重庆人。如今,重庆留存着大量防空洞。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深挖洞”时期,少部分由抗战时期防空洞穴改造而来,见证了重庆的发展历程,是重庆城市精神的具象化载体。近年来,市国防动员办持续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行动,深入推进防空洞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相融合。民生方面,将3公里长的解放碑地下人防大通道提供出来,用以支持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舒缓交通压力;2025年散布渝中、江北、沙坪坝等13个区的45个人防工程纳凉点,接待群众80多万人次;经济方面,形成文博、旅游、餐饮、购物等多元业态,如建川博物馆的防空洞“时光隧道”,用老枪、电报和光影重现抗战历史;沙坪坝“洞舰1号”以360度环幕打造星际探险场景,被网友称为“《流浪地球》分舵”;江北区“地下之城”火锅店里,九宫格红汤在岩壁下沸腾,人们吃的是火锅,更是山城的独特风情。2025年,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十八梯大隧道遗址等5个防空洞宣传教育场馆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20个防空洞火锅、书屋、艺术基地等文旅项目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整体营业收入近8000万元,逐渐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国防教育新阵地和文化旅游新名片。

市国防动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人防工程盘活利用,持续用好山城防空洞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以“防空洞+”的新业态,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做大做优“山城洞天”特色品牌,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助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