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报 |2024,“热搜”里的国防故事

2025-01-02 11:05:00

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这一年,人们对哪些国防故事有关注、有触动、有思考?问问热搜,也许就能知道。

当前,我国拥有近11亿网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世界里的热搜,从指尖联通现实。线上的“头条”,往往成为推动线下改变的力量。

热度的飙升里,有心声的共振;话题的更迭中,是时代的辙印。

在国防领域的热搜里,有没有哪个故事,拨动你的心弦?有没有哪个话题,引发你的思索?有没有哪种共鸣,促成你将爱国心化为报国行?

热搜里的国防故事,见人、见事、见时代。本期,我们选取2024年热搜里的4个国防故事,见证这一年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凝聚强国强军力量的行动。

关注就是力量,行动就是担当。2025,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共同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


图片

广州市举办征兵主题灯光秀,城市地标为国防点亮。


“小蛮腰”上演征兵灯光秀

地标为国防点亮

回 放

夜幕降临,广州城市地标“小蛮腰”、中信大厦同时点亮,“趁年轻,当兵去”“激扬青春,强军有我”等醒目的标语,成为夜空中闪耀的风景;珠江两岸,20多栋高大建筑物的立面覆盖红色灯光,八一军徽在其间熠熠生辉……今年初,2024年广州市征兵主题灯光秀闪亮登场。

灯光秀以光影为画笔,以地标建筑为画布,在最具人气的城市公共空间,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抬头就看到巨幅标语,感觉很隆重很惊喜”“有气势,对军人的敬佩油然而生”,市民纷纷拍摄视频和照片,争相转发,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热点。

延 伸

广州国际灯光节是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灯光秀已融入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广州市征兵办利用成熟的灯光秀技术,举办声势浩大的征兵宣传活动,全城覆盖,强势“吸睛”。除了灯光秀,在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州市繁华商圈大屏齐为国防点亮,地铁公交车上,亮眼的征兵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营造出浓厚的崇军尚武氛围。

如今,征兵主题灯光秀、户外大屏联动、无人机表演,已成为各地增强征兵宣传吸引力的常见做法。

“响应祖国号召,献身国防大业”“军营逐梦,无悔青春”,汾河两岸,太原市征兵主题灯光秀点亮夜空。

北京市“万屏联动”,利用市辖区主干道、人流密集区、重点商业区、地铁公交等1万多块室内外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征兵宣传片,让报国召唤在身边“刷屏”。

福州市旗山湖公园,1000架无人机起飞,不时变换出五星红旗、八一军旗、航空母舰等图案图像和多条征兵宣传标语,现场气氛热烈。

进行征兵宣传专场直播、推出征兵宣传动漫形象、制作国风说唱征兵宣传片、由外卖骑手组成“流动的征兵宣传队”……线上线下、立体覆盖的征兵宣传创意频出,有力激发有志青年从军热情,征兵工作稳步推进。这一年,各级兵役机关坚持为战服务、为战选才导向,积极对接部队战斗力需求,让“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

点 睛

创新征兵宣传,走进应征青年。

把握青年的审美趣味,创新与他们同频共振的表达方式,征兵宣传效益持续凸显。以灯光秀、无人机表演为代表的征兵宣传创新方式,充满科技感、冲击力,有力展现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形象新风貌,有效激发有志青年“我要当兵”的热情。

形式与时俱进,内容推陈出新。动漫形象、文创产品、国风说唱等融入征兵宣传,以“有意思”的内容、“有审美”的呈现、“有互动”的形式,获得青睐。同时,征兵宣传也是一种国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从大街小巷到大屏小屏,征兵宣传的“到达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反映出军地对兵员征集工作的日益重视,也体现出青年从军热情的不断高涨、全社会对国防事业的持续支持。这一年,“参军报国,无上光荣”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加入强军方阵,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坚定选择。


图片

“那一年”系列短视频截图。


“那一年”短视频获得高赞

青年与历史对话


回 放

今年元宵节当天,短视频《那一年的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刷屏网络。

视频中,两位正在吃团圆饭的大学生穿越回抗美援朝战场,与两位志愿军战士展开一场对话:“敌人下一个阶段的进攻,会把重点放在哪里啊?”“我们不懂军事,这些真不知道。”“我们是啥时候把敌人打跑的?”“那些知识点,只有考试前才会留意……”

“对不起,我也忘记了”“我现在就好好学历史”“1953年7月27日,我会牢记这一天”……弹幕上,许多年轻网友表示,要主动学习了解那段历史;评论区,不少老师说,计划将视频做成课件放给学生看。

延 伸

截至目前,这条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5亿,点赞量957万。

获得广泛好评后,创作团队陆续推出3集“那一年”系列短视频,以穿越的形式构建与祖辈、父辈的对话场景,讲述革命故事,引发观众思考。

军事历史题材作品“圈粉”无数,产生广泛的国防教育效应。今年,在国防教育领域,还有很多全民关注的热点。

4月,海军舰艇开放活动上,一名小男孩登上军舰后,指着通用垂直发射系统问道:“这里面可以装核弹吗?”“稚子问核”的视频迅速火遍全网,网友们纷纷留言“后生可畏”“少年强则国强”。

9月,全民国防教育月。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施行,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军地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工作格局下,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国防教育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寻常百姓家。

11月,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规模空前,中国空军歼-35A、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装备“首展首秀”,国防建设新成果吸引亿万国人关注。

这一年,许多人收到陆军某旅“杨根思连”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短信,还有许多人成为国防部短视频平台账号“国防部发布”的粉丝。军地踩准时代节拍,以不断创新的努力,让“国防好声音”传遍大江南北。

点 睛

6分32秒,在短视频平台不是一个被“算法”偏爱的长度,但这则短视频迅速“出圈”,获得网友高度评价:“今年的贺岁片加起来都抵不过这6分钟。”

这6分钟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被志愿军战士问住的,不只是片中的两位大学生,还有屏幕前的年轻人。视频在一个恰好的时间,用极具代入感的对话方式,提醒身处“团圆”之时、身在幸福之中的人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对于国防教育来说,普及国防知识、教授国防技能很重要,激发了解军史、关注国防的兴趣同样重要。这就需要在增强对话感、提高参与度上创新突破。

今年国庆假期,山东省沂南县红色演艺节目《跟着团长打县城》十分火爆,每场吸引3000多名游客“报名参军”,和演员一起手持大刀、红缨枪向“县城”发起冲锋。这类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进来,受到广泛欢迎。

“受众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军地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移动网络、新兴媒体等平台,文旅热潮、融合发展等机遇开展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质效不断提升。



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