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安全堡垒 —— 海淀区国防动员应急亭

2025-09-23 15:21:00 北京海淀国动微信公众号

在社区生活的安全感,往往藏在家门口的“小亭子”里。这个看似普通的应急亭,实则是集预警响应、紧急救援、人防宣教、便民服务于一体的防灾减灾综合体,正以“小体积大能量”的姿态,守护着居民的安全防线。


全能型安全卫士:

功能与特点

作为“五脏俱全”的安全堡垒,应急救援亭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情况中,能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为居民提供救援救助服务。日常中,它则化身“移动安全课堂”,通过常态化宣教活动普及防空防灾科普知识,培训居民应急技能,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其“安装方便、占地小、耐损耗、易维护”的特性,让居民随时可触达、随时可学习,真正实现“安全触手可及”。



物资库里的“十八般武艺”:

19种50余件应急装备

别看应急亭体积不大,内部却暗藏“硬核配置”。亭内配备灭火毯、应急安全帽、防毒面具、救援逃生绳、消防斧等19类应急物资,涵盖19个细分场景共50余件物品。从火灾逃生的破窗工具,到急救处理的反光急救背心;从防烟防毒的专业面具,到日常便民的手电筒、防滑手套,每件物资都精准匹配社区常见风险场景,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即拿即用、自救互救”。




从“知道”到“会用”:

宣讲活动激活安全效能

为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今年已在社区开展50余场“国动大讲堂”应急救援亭专项宣讲。讲师结合小区实际环境,通过“理论+实操”模式,详细讲解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火灾逃生等实用技能。现场示范环节,居民可亲手操作灭火器、学习急救包扎,甚至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居民们纷纷感慨:“以前只知道灭火器长什么样,现在学会了‘提拔握压’四步法;厨房着火再也不慌,知道该先断电还是先盖锅盖。”这种“学用结合”的宣讲,让安全知识从“纸面”走向“地面”,真正转化为居民的应急能力。





安全感升级:

居民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有了这个亭子,出门更踏实了!”社区负责人介绍,应急救援亭不仅普及了安全知识,更让居民在突发伤害时能“第一时间获取物资、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居民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宣讲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冷知识”,比如防烟面具的正确佩戴方式、消防斧的使用场景等。这种“知识赋能”带来的安全感,让社区真正成为“有备无患”的安全港湾。

从“防患未然”到“临危不乱”,社区防空防灾应急救援亭正以“小亭子”撬动“大安全”。它不仅是家门口的安全保障,更是居民应急能力的“充电站”、社区安全的“守护者”。让我们共同关注、学习应急知识,让安全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