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警报试鸣活动圆满落幕 "全民国防教育月"系列活动持续进行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今年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在全社会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及《北京市人民防空条例》有关规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在9月20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
海淀区周密部署,成立区防空警报试鸣工作协调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召集各成员单位及街镇召开工作部署会。海淀区各单位、各街镇通力合作,在9月份“全民国防教育月”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演练及宣教活动,受众超11000余人次,实现“鸣、宣、练、教”四位一体推进。
线上线下双驱动 国防知识广普及
9月初起,海淀区国动办组织全区各街镇社区张贴防空警报试鸣通告3000份、全民国防教育月宣传海报500份,同步发放《图说国防》知识读本11000余本,覆盖29个街镇。线上依托"海淀国动"微信公众号开展有奖知识答题活动,重点宣传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军事设施保护法规,推送"从抗战伟大胜利看国防动员建设""红灯笼成为空袭警报"等系列专题科普文章。利用全区115处社区人防建设应急亭海报栏及新升级的紫竹院、西三旗街道人防工程再利用宣教场所,多维度普及国防动员知识,提升活动知晓率与参与率。
9月20日10时00分至10时23分,在本市五环路以外行政区域按"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顺序鸣响警报。区国动办同步组织国动委成员单位在区级指挥所全流程指挥演练,涵盖人防工程平战转换、警报鸣放、人口疏散安置等科目;在清河街道安宁庄社区开设分会场,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互动体验。特设新域新质企业展示区域,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人健康知识讲座、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技术科普讲座,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全区29个街镇70个社区共3000余名群众参与疏散演练。通过紧急疏散掩蔽、防护宣传和心理辅导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区、街镇、社区三级组织指挥能力,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强化了居民自救互救技能。
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区国动办在29个街镇社区及学校持续开展系列宣教活动。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又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我办在北京育英学校航天校区开展以“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的宣教活动。活动以“讲座+体验”的立体化模式展开,讲座部分由无人机专家为师生们讲解无人机的发展及国防应用;体验部分涵盖国防智能科技设备体验、电子射击体验、逃生救援绳结训练、急救创伤救护训练、消防烟雾逃生体验和趣味飞行棋六个模块,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并掌握紧急疏散的程序、路线和正确方法,掌握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能力,深化对国防建设的认知,激发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
今年,区国动办围绕“国际民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国动安全大讲堂”进社区活动。在紫竹院、西三旗街道升级三处人防工程再利用宣教场所,并设计国防动员宣传展板“电子公式书”下发到各街镇、社区,将国防动员进社区落到实处。联合香山街道积极推进打造一处国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文化长廊的方式将知识科普、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达给市民,进一步丰富国防教育线下资源,让国防教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与区妇联共同主办了第八届“阅读小达人”活动,以“书香生根家庭,强国少年先行”为主题,评选出60名小达人,通过阅读推广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区国动办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区国动办紧密围绕“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主题,积极推动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紧扣海淀科技创新核心区定位,聚焦中小学生、科技企业、社区等重点人群,推进国防动员宣传与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国动宣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警报鸣响到技能实操,从课堂宣讲到社区实践,海淀区以警报试鸣为起点,以"全民国防教育月"为延伸,构建起多元宣教格局,让国防教育从"政府的事"变为"大家的事",在历史传承与创新赋能中激发全民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磅礴力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