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你
这是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有一个女孩正认真地工作在人防通信总机前,这是她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面对照片里,朴素的木桌、木椅,还有女孩那份面对职业透出的专注与执着,我的内心产生出了深深的敬意,向那些曾默默奉献在人防通信事业上,青春年华的敬意。
这张珍贵照片来自于原西城区人防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话务人员,接转电话时的倩影,没有复杂的工作背景、也没有高超的摄影技巧,但只要你能够静静地看上一会,就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触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故事要从1981年2月说起,那一年北京市人防办开始筹划,全市人防指挥通信网的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利用人防通信设备和技术,开展了“平战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到了1989年末,“程控交换机”的总容量达到了3572门,安装电话分机有1751部。
说到这里,听众朋友们一定会产生疑问。这数据量可并不大啊?没错,这样的一组数据,在今天看来太不足为奇了,但在1990年以前,固定电话安装在居民家里,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家中如果可以安装一部电话,所有的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会无比的羡慕。
后来,我们继续查阅资料。在1988年相关的文件记载上,我们找到了崇文区人防通信站,开展平战结合的情况。他们本着“立足人防、面向机关、服务社会”的方针,为区所属250多个单位安装了273部电话分机,日话务量达到了2000次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么密集的工作情况下,转接电话却从未出过差错。
有一位退休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年站里有一位总机话务员,她的名字叫李黎英,她质朴、聪明、勤奋,她迅速摸索出一条“快、准、急、活、利”的规律,手眼口耳并用,在接转各种电话中游刃有余。谈到如何当好话务员时,她说,其实没有什么高招,只不过是“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罢了。
这是人防系统无数个总机话务员在那个年代下的工作写照,也是电话接转工作中的青春剪影。正是这一个一个的青春,记录下了人防通信总机在那个时代里,服务社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你还记得你们家是什么时候安装上固定电话的吗?你还记得你们家里第一部固定电话的号码吗?
1990年后,居民家中开始陆续申请并安装固定电话。亲朋好友因为一部小小的电话被拉近了距离,有什么急事再也不用那么火急火燎地跑上2里路了。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固定电话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了。应运而生地出现了“手提移动电话”也就是俗称的“大哥大”,和精巧的腰间联络神器,也就是“寻呼机”。很多人都还记得当时有一条宣传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则标语划过时空,带我们走入90年代的中后期。这时,是“大哥大”“寻呼机”使用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年轻人以此更方便地联络工作、更快捷地传递讯息。
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大”、“寻呼机”慢慢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好看、样式也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起来。直到“寻呼机”和“大哥大”开始融合,微型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登上了历史舞台。
记得2002年,上大学的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四年大学生涯,手机从最开始的蓝屏逐渐发展为彩屏、从彩屏发展到可拍照、摄像、上网的多功能一体机。再到如今,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话、联络的工具了,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帮手、工作伙伴和娱乐载体。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孩子的孩子们长大,他们都认识并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可却不知道智能手机有个质朴的曾用名——电话。
电话的裂变是时代变化和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北京人防系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两网一站”,再到信息与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这些都紧紧地伴随着时代的需求,默默耕耘在有线电、无线电和警报通信的实践探索中。遵循平战结合的要求,形成了以三级指挥信息平台、三张信息传输网、五个业务系统和一个信息综合数据库、一幅行动综合态势图为基础的北京人防信息化支撑体系。这里有无数个青春芳华的绽放,也有无数个披星戴月的夜晚。
回顾那些年,通讯并不发达。睡梦前总有一份思念,想要穿越夜晚的漆黑去轻叩窗棂。而如今,惦念和嘱托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络到达想要去到的地方。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这些都是通信发展的片段,但我们仍然能够感知到曾经灯火下的美好。
新时代下,我们从人防走入国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首都国防动员新格局已经构建,我们会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首都国防动员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