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音
汪曾祺的散文《跑警报》,笔法风趣,把发生在身边的、原本紧张的躲避空袭描述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跑警报。不妨一读,从中感受中国人民那一份乐观、不被征服的精神。摘录一段分享: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假设我们现在遇到空袭,警报响彻起来,是否还会从从容容,不得而知。每年警报试鸣的时候,有的人顿时觉得刺耳,有的人顿时对这个警报声多了一份敬畏。
在北京,今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一天,住在西五环路外的一个孩子说:“妈妈,听,警报声!”。然后在窗边,静静地聆听。听完以后,小孩说:“妈妈,和老师讲的警报声一模一样。”
众所周知,空袭与警报密不可分。
警报声声,可谓渊源悠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城市开始遭受空袭。1917年8月,英国在伦敦成立防空指挥部,统一发布防空警报。其后,一些欧洲国家相继组建了警报报知系统。
而在我国发生的第一次空袭,规模极小,却一片慌乱。据《北京志·军事卷·人民防空志》记载,1917年7月11日,段祺瑞的“讨逆军”派飞机轰炸北京紫禁城乾清宫,投弹两枚造成宫内一片混乱。太监们簇拥着溥仪赶忙回到养心殿,躲到卧室里,把珠帘放下来,有的人钻到桌子底下,这就是当时采取的防空措施。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空袭发生的情形。
其实紫禁城内早有一套自己特殊的报警系统,名字挺奇特,叫“石别拉”,又名石海哨。“石别拉”源自满语“憋拉”(小号,鹿哨)的别称,其中的警报传输原理有些费时费人。
据说,一旦紫禁城内发生什么紧急状况,比如外敌入侵或者火灾时,守卫人员便可以将一种三寸长的牛角插入洞中,用力吹气,石别拉就会发出声响,空气带动孔内小石球,声音被进一步放大。守卫们一听到警报响起,再由守卫层层传递,马上就能进入战备状态。
在无史料的佐证下,无法推测100年前,石别拉的功能在紫禁城(故宫)遭受空袭时,是否得到过充分的释放。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到故宫里走上一圈,找一找当年的石别拉。
一战以来,空袭的发生,使防空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课题,警报成为防空系统的重要一环。
我国也不例外,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人民防空警报信号演变,便可感受防空警报发展的艰难历程。从1949年至1983年,防空警报信号历经6次演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的普遍共识。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仿佛言犹在耳。1996年人民防空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这是以法的形式规范了人们区分警报试鸣与鸣响的行为。
警报试鸣本是严肃的事情,我们应当像那个孩子一样带着一份敬畏之心,真正遭遇空袭在警报鸣响的时候,才能乐观的从容应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目前北京市警报设施统控率已达100%,战争一旦来临,空袭一旦发生,形式多样、全域覆盖的警报系统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预警。
古老的预警已成往事,往事并不如烟,闪耀的智慧之光必在一代代赓续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