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千年边塞诗 共谈千秋家国情(四)

2024-06-06 17:54:00 北京国动微信公众号

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华彩一章,在众多的诗歌体裁中,边塞诗以其豪迈奔放的气势、意境,彰显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魄。边塞诗中蕴含的爱国精神、英雄气概、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对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增进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挖掘边塞诗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新媒体特别策划了“千年边塞诗·千秋家国情”边塞诗诵读展播活动,通过招募志愿者进行边塞诗歌诵读,带领广大听众朋友赏析边塞诗的深刻内涵,牢记一代代戍边人的家国情怀,凝聚起热爱祖国、团结进取的磅礴精神力量。

千年边塞诗

千秋家国情

图片


本期青果电台为您带来的诗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由橄榄枝光志愿服务总队李楠得诵读。

请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9cd6ad6359f0a8b837fcdaa4646108b5.jpg

书法撰写:北京市国动办 肖鲲

赏析

边塞军旅生活是单调而艰苦的,但艰苦中也有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有着只有军人才能体验到的韵味和情致。在黄昏独坐时,征人的心头会涌来如潮的思绪,而在作战归来、集体歌舞时,亦会触景生情、撩拨愁思。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军旅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表达了主人翁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军营是最富朝气的地方,战士是最有活力的生命。作战归来,天色已晚,年轻的军人仍然涌动着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他们一边饮酒,一边随着琵琶曲跳起舞来。那悠然自得的神情,那潇洒自如的舞姿,透露着一种超然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美中不足的 是,伴奏的琵琶太不合拍了,尽管曲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关山旧别情这个主题。关山即《关山月》,是一首著名的古曲,主要表现离别伤感之情。参加晚会是为自娱自乐而来,现在总是演奏着伤感的曲子,这样的情调,这样的氛围,多让人扫兴呵。这两句诗前后关联,暗起波折,变化的“新声”和不变的“旧情”,热烈的外在场面与伤感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以“总是”二字作转接,既有抗坠扬抑的音情,又给人以旧情如影随行、挥之不去的感觉。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富于边地特色的琵琶,带着异域情调的乐曲,是很能诱发和强化人们的离愁别绪的。如果说开始听一两遍还能克制自己的感情的话, 那么总是没完没了的演奏它,就难免引起心理共鸣了。“听不尽”,是怨,是叹,还是赞?很难说清,抑或皆而有之,如果 总是用听“旧别情”的曲子来排解心中的思念之情,那无异于抽刀断水、举杯消愁。战士终生剑为舞,唱歌就要唱“大风”,与其让这种曲子撩拨的心烦意乱,索性不去听,耳不听亦心不烦。当从总是旧别情的氛围中走出来,登高望远,面对雄伟的长城,心中豁然开朗,精神为之振奋。塞外秋色正浓,明净的月光下,辽阔大地一派苍莽,绵亘起伏的长城如同忠诚的卫士,迎霜傲雪屹立在群山之巅。雄浑壮阔的景 色,给人一种豪气, 一种力量, 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把刚才那种悲伤忧怨的情绪冲刷地荡然无存,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一种对祖国山河深沉的爱。

这首诗虽然只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但诗人却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让画面极大地丰富和生动,让情节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尤其是末尾一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浓浓的诗情使自然人格化,壮美的大自然又使人格得到升华,主人公一波三折的感情细流,最终汇成一汪深沉的碧波,极其准确地表达出边关战士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图片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相信您刚刚在王昌龄的《从军行》里,感受到了这首诗风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在这首诗里,久戍思归的苦情和立志为国的壮志矛盾地并存着,反映了边塞生活,这首诗的确是诗坛上难得的边塞诗佳作。

刚刚您聆听到的边塞诗赏析内容摘选自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边塞诗赏析》一书,作者为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原总参谋部办公厅林高俊大校,在此特别致谢。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本期边塞诗赏析就到这里,下期继续为您带来精彩的边塞诗赏析,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