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千年边塞诗 共谈千秋家国情(三)
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华彩一章,在众多的诗歌体裁中,边塞诗以其豪迈奔放的气势、意境,彰显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魄。边塞诗中蕴含的爱国精神、英雄气概、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对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增进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挖掘边塞诗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新媒体特别策划了“千年边塞诗·千秋家国情”边塞诗诵读展播活动,通过招募志愿者进行边塞诗歌诵读,带领广大听众朋友赏析边塞诗的深刻内涵,牢记一代代戍边人的家国情怀,凝聚起热爱祖国、团结进取的磅礴精神力量。
千年边塞诗
千秋家国情
本期青果电台为您带来的诗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由橄榄枝光志愿服务总队李优优诵读。
请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出塞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书法撰写:北京市国动办 肖鲲
赏析
王昌龄所作《出塞》共两首,这是第二首。在这首诗里作者精心选取战斗刚刚结束的一个片段,满怀激情,以高度概括、洗炼的诗笔,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的冲天豪情和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骝马,即上等的战马。玉鞍,指装饰精美的马鞍。人凭衣服马靠鞍,好马配好鞍,向来被视为一种最佳组合,一种完美的象征。骝马跨玉鞍,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仰天长啸的骏马佩戴着崭新豪华的白玉鞍,威风凛凛,神气活现,不仅表明军队装备之精良,战前准备之充分,更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斗志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同时还预示着,这支军队必将马到成功,稳操胜券。开启这一句诗明里写骝马、玉鞍,而实际上是以形造势,以物喻人,衬托威武之师出征时的豪迈气概。有了这样的铺垫和渲染,按照一般的写法,接下来就应该是勇士跨骏马,沙场竞风流的精彩场面了,然而,诗人却惜墨如金,别出心裁,省略了战斗过程不写,大跨度跳跃,将笔端直接转入激战后的夜晚。战后的沙场笼罩着阴森冷峻的月光,令人不寒而栗。“战罢沙场月色寒”,短短七个字,既表明了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之长,从白天一直拼杀到晚上,也隐含了战斗的悲壮与惨烈,连月光都充满了寒意。对于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场战斗只用“月色寒”来渲染似乎还不够,于是,诗人又进一步从听觉和视觉上加以强化。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即战鼓。匣即刀匣,刀鞘。虽然战斗已经结束,但整个战场仍然充满着杀伐之气,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城头上战鼓的余音还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月色下,把把战刀还泛着淋淋血光,人们还没有完全从激战的冲动中镇静下来。这两句诗,在“月色寒”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用鼓声和血迹渲染这场恶战的凄惨与悲壮,使人如临其境,身有同感。从战鼓的余音里仿佛还能听到战马在嘶鸣,残兵在呻吟,还能感受到大地在震颤;从带血的战刀上似乎还能看到鲜血在流淌,焦士在燃烧 … …真是残不忍睹,令人胆寒。人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场激烈的拼杀,但从战后这一连串的景象里,完全可以想见那残烈的决斗,悲壮的场面。
这是一首直接反映战争的诗作,可诗人构思奇特,手法精妙,不正面描写战斗场面,更不让战争的主体——人物出场,而只抓住与战争息息相关的骝马玉鞍、战鼓金刀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鲜血,加以烘托渲染,以物喻人,以小见大,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人们凭着各自的经验和想象去理解和演绎这场战斗的情形,那样,想象中的战斗便会要多么激烈就多么激烈,从而收到更加强烈的感染效果。这种剑走偏锋、别出心裁的手法,充分显示了诗人超凡的艺术功力。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相信您刚刚在王昌龄的《出塞》里,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安宁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边关将士的体恤和怜悯之情,这首诗的确是诗坛上难得的边塞诗佳作。
刚刚您聆听到的边塞诗赏析内容摘选自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边塞诗赏析》一书,作者为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原总参谋部办公厅林高俊大校,在此特别致谢。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本期边塞诗赏析就到这里,下期继续为您带来精彩的边塞诗赏析,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