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香山红色资源 展现70年人防历程

2021-02-02 10:38:00 文/王占明 魏 鑫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70年,北京人民防空怎样一步步走来?10月29日,由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与香山公园共同主办的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周年宣传活动在香山公园启动,为期1个月的宣传活动向游客展示北京人民防空不平凡的历程。

国家人防办主任殷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韩志宏、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北京市人防办主任刘宝杰等领导启动了北京人防纪念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周年宣传活动。

设计精美的“人防和你在一起70年”模型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香山公园举办人防宣传活动,不仅仅因为这里是秋游盛地。”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刘宝杰介绍说,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进京的前10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筑造的防空洞,在毛泽东同志居住的双清别墅内建成。这座防空洞是新中国最早的人防工事之一。
“这场宣传活动,既展示了新中国人民防空70年历程,又丰富了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的内容。”香山公园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积极配合人防部门布展,适时启动展览活动,让广大游客在观赏漫山红叶的同时,多了解一些国防知识。

为做好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周年宣传活动,北京市人防办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宣教部门工作人员从档案、人防志、《北京人防》刊物中按类别进行细心整理、筛选北京人防70年指挥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法治宣传等重大改革举措和重要活动,历时一个月,反复研究,确定了展览内容。并主动与北京市香山公园沟通,借助香山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追寻双清别墅防空洞的历史足迹,通过北京人防70年不同时段的历史照片,展示北京人防取得辉煌成就。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展区。原中央警卫处办公区内,“北京人防70年历程撷英”展览尽收眼底:从警报试鸣到京津冀通信拉练,从人民防空演习到融入北京市应急支援,从走进学校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到人防进社区提升居民防空防灾观念……一幅幅内容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北京人防70年来,人民防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双清别墅内,参天的银杏树与香山红叶交相辉映,如诗如画。游客争相在“护民之盾·人防工程” 展板前观看并摄影留念。丁字型的展板左边展示了全民挖洞、开办地下旅馆、地下医院、地下商场等人防设施,展示了当年深挖洞和男女老少齐上阵备战备荒的情景,有些照片是游客首次看到,可谓弥足珍贵。展板的右边展示了新时期北京人防的快速发展,从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到五彩缤纷的地下商城,从普及防空防灾知识的宣教基地到开办便民服务的地下仓储,从宽敞明亮的社区活动室到宽阔的地下车库……记录了北京人防与祖国建设同频共振,融入城市发展,由洞到城的发展变迁。

参观中,不少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比如,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1号线试运营,这是新中国第一条城市地铁线路,也是第一座地铁人防工程。“想不到人防就在身边。”许多观众恍然大悟:不仅仅是地铁,不少位于地下的停车位、储藏间、商场、超市,乃至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地下空间,都属于人防工程。

“我们从市民关注的停车难等问题入手设计这次展览,就是要提高游客兴趣,增强宣传效果。”北京市人防办相关人员介绍说,目前,全市用于公益便民类的人防工程近5000处,向社会提供地下停车位近40万个。游客了解到这一情况,对人防工程“战时保护生命、平时服务生活”的独特优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参观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由黑白变成彩色,黑黝黝的防空洞变成丰富多彩的地下空间。近年来,北京市按照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推进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以结建工程为主体、地铁工程为骨干、配套工程为重点的人防工程建设新格局。“看到‘地下长城’与首都城市建设一同延伸,心里的安全感满满的。”一些参观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护民之盾越来越坚固,人防力量越来越壮大,是参观者的共同感受。在北京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救援、2008年奥运安保,以及汶川、雅安抗震救灾中,都活跃着北京人防工作者的身影。一些参观者情不自禁地记下了他们身上“CCAD”(中国人民防空英文缩写)的标志。

“依托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展示发展历程,是北京人防的光荣。”该市人防办干部职工表示,要以这次宣传活动为新起点,不断开拓创新,向党和人民交上更加出彩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