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批发市场 今朝艺术殿堂——西城区原天外天人防工程华丽变身
今朝传艺荟
昔日商品琳琅满目
李春亭副局长实地调研非遗博物馆
燕京八绝、玉雕、唐三彩、内画鼻烟壶……刚刚开展的月坛雅集传艺荟,首次将60名全国知名工艺美术大师的近240件非遗艺术品汇聚一堂,给广大市民提供了近距离观看大师制作的机会。在欣赏非遗作品之余,有心人发现,这座身处地下的“艺术宝库”不就是过去位于月坛公园东门的原天外天小商品批发市场吗?没错,还真让您猜着了。经过一番全面改造,近8000平方米的原天外天人防地下空间变身如今的“高雅殿堂”,这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尚属首次。
昔日京城
首家小商品批发市场
提起曾经的天外天小商品批发市场,别说西城居民人人知晓,就在京城都可谓鼎鼎有名。上世纪80年代末,西城区人防办遵照上级“平战结合、为民造福”的指示精神,利用早期人防工程基础设施,投资改造创办了这家市场。1990年10月1日,商场正式开门迎客,成为了北京历史上第一家小商品批发市场。
鼎盛时期的天外天内,柜台近千张,分设6个营业大厅。在市场里不仅可以从事经营,还可以拨打手机,有长话传真室、复印打字室、邮政储蓄、库房和内部餐厅等功能区。这里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工艺礼品、箱包皮具、文体用品、儿童玩具等十几类万余种生活日用品都在其经营范围之列,最多的时候有摊主500余名,市场生意一直火爆异常。小商品批发基地的发展也成为当时人防工程开发再利用的典范。
2004年7月10日,天外天这座地下商城一夜之间在大雨中成为了地下水世界,很多商户的摊位、货物几乎毁于一旦。因其存在防火隐患、商户过多、空间过于拥挤等问题,大雨后不久,这个远近闻名的批发市场被迫关闭,从此结束了14年的经营历史。
多方支持
打造非遗文化传承地
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是西城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文化的传承既要有作品和传承人,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
北京华方投资有限公司是西城区国资委领导下的国有独资公司,近年来,始终致力于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然而在寸土寸金的西城,想要找到一块既有文化底蕴又有足够面积的文化传承之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当企业为传艺荟选址发愁之际,区民防局抛来了“橄榄枝”:我们在月坛公园附近有一处大面积的地下人防工程,这些年一直在封闭管理,没有对外开放,若是全面进行一番改造,绝对是个可利用的好地方。
民防部门的建议得到了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也打开了企业负责人的思路:“这么大面积的地下空间不用起来浪费了,而且人防工程坚固可靠,又不见光,还不受风雨侵蚀,对保存大师的非遗作品最好不过了。”
于是,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多番协调和区民防局的大力指导下,月坛雅集传艺荟的选址问题终于解决了,等待企业的是对地下空间的全方位改造。
精品荟萃
展示非遗物质文化工艺
走进传艺荟,您一定会被一件件精美的非遗珍品所吸引。月坛雅集传艺荟展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设计并制作的雕漆屏风《国色》;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李佩卿的国际金奖作品《蝶舞》;京派内画鼻烟壶大师刘守本的经典水晶作品《江边垂钓》、《百子图》;非遗传承人康玉生大师及徒弟织造的盘金丝毯《九龙图》、《花开富贵》……更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的国礼—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水旺大师的唐三彩作品《丝路骆驼》、《中国妞》。除以上作品外,其他入选的艺术品同样精美绝伦,青铜器、古瓷、牙雕、紫砂、拓印等,月坛雅集传艺荟收集了不同时期的非遗作品,置身于月坛雅集传艺荟,充分感受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让非遗艺术成为人们的精神财富。此外,个别大师和传承人还将工作室设在月坛雅集传艺荟,给参观者提供近距离观看大师制作的机会。
作为西城区重点投资的非遗文化项目,月坛雅集传艺荟还将教育理念与商业发展相结合,立足打造非遗文化的全新品牌。通过打造青少年非遗教育的活动平台,向青少年普及非遗知识,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认可月坛雅集传艺荟在青少年非遗教育领域所做的工作,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曾到月坛雅集传艺荟亲自授牌“世界文化遗产青少年传习基地”。
月坛雅集项目毗邻金融街和阜成门商圈,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开展有关非遗保护的各类商业活动,打造非遗的商业平台。如通过主题拍卖会、高端展示会等多种形式的配套互动,搭建起业内外共知公认的非遗文化平台,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提供一个发展空间。
月坛雅集传艺荟不定期开展各类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如非遗大讲堂、燕京八绝珍品展课程及体验活动。
细节之处
彰显管理者良苦用心
消防喷淋、应急照明、琳琅满目的展品、大师创作工作室、功能区划分……置身于开业不久的月坛雅集传艺荟,若不是乘坐电梯来到地下,几乎很难意识到,这一与众多文化场所别无两样的地下空间,曾经历了长达2年的持续改造。先不说工程量之大、之繁琐,单是一处处细节就看得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这些红色的门框、窗框看似普通,其实都是铝制的,外面还要贴上一层膜,为的就是防止地下潮湿,影响设施的长久如新。”月坛雅集传艺荟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水系统的不断完善,现在我们不用再担心特殊天气时会出现雨水倒灌了,但为了防止出现其他事故,我们对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作为西城重点打造的青少年非遗教育活动平台,走进月坛雅集传艺荟虽无需购买门票,但需要进行身份登记,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保障非遗作品的万无一失,同时也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相关负责人说:“现在还不明显,但以后来我们这儿的人多了,既有参观的成年人,也有假期里来学习非遗制作的孩子们,要是不把人数控制好了,肯定会存在安全隐患。”
另据了解,此次开辟出的展示活动区域,还有一处面积相近的人防地下空间也已经过全面改造,待月坛雅集传艺荟统一规划后,这里将重拾新的“使命”,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