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 进什么 什么效果 探索民防进社区之路
民防工作进社区,是新形势下民防建设贯彻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将民防建设与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社区防空防灾教育,建立健全民防机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忧患意识,帮助社区群众提高国防素养,了解掌握防空防灾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国内已经有一些省市民防工作率先进入社区,为北京市民防进社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民防工作如何进社区
科学规划
民防进社区工作,遵循“平战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自上至下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统一思想、落到实处。建立完整的社区民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以管理先行、建设跟进、融合发展、重点突出的理念推动社区民防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
共享资源
民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与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相结合,达到政务资源共享。人防的指挥体制与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体制有机衔接,形成防灾救灾的重要力量。人防指挥设施、信息传输网络和警报设施设备可用于保障平时应急救援行动,开展城市防空演习和宣传教育培训。
例如上海市建立了快速反应的防空警报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电子屏多媒体多功能防空防灾预警报知系统和民防宣传信息系统”;建立了灵活可靠的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和设施。建立门类齐全的防空防灾基础数据库、预案库和网架结构。建设地下空间“安全卫士”智能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重点地下空间。接入公安专网,共享公安视频信息。接入防汛专网,共享卫星云图信息。通过联合联动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分担风险进行社会化管理。
健全人防与防灾救灾相兼容的新型社区人防管理和服务体制,发挥街道人武部门、驻区单位、民间社团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互助组织在社区民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民防行政管理与社区民防事务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民防进社区进什么
组织进社区
健全民防组织结构,建立民防应急队伍。在各层面,建立社区民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社区民防工作。利用社会力量,以城管队、市容协管队、物业保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防志愿者组成应急队伍,承担应急预警、医疗救护、消防、治安巡逻等应急任务。任务分工明确,构建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
例如,上海市2014年,220个街道(镇)建立起民防工作机构,3687个居委会落实了民防工作人员。
经费进社区
民防进社区作为长期性、战略性的一项任务,尤其当突发灾害来临时,居民能够自救互救,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经费保障,确保落实专项资金开展社区民防工作,是保证社区民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运行的前提。
设施、标识进社区
完善民防设施,完善民防标识,是民防工作运作的基础。
建立人员掩蔽场所,利用原有地下空间和邻近公园、绿地等。在社区的重要位置设置警报发放装置、应急箱、应急包和相关应急救灾器材、应急指挥、应急通信、应急供水等。
完善民防标识:各类人防工程、避难场所、疏散通道以及防空林等,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统一标识,标识确保醒目、易懂、规范,如逃生疏散指示牌、逃生疏散路线图、应急避难和人口疏散平面图、紧急疏散集结点标示牌、引导标识、应急避险提示牌等。
宣教进社区
为社区配备活动场所、宣传媒介。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学习民防抗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抢险救灾技能等,通过研讨、实操训练和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民防知识,增强民众救援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社区民防教育工作应从细处着手,从娃娃抓起,可探索与教育系统联动,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内容包括对市、区民防教育基地、部分人防工程、防空设施、消防、防空纪念馆等民防教育设施的参观学习,作为学业考评的必要内容,由学生辐射家庭。
社区配备防空防灾方面书籍、手册、电视等影视设备,重视新技术新方式在社区民防宣教中的作用。民防宣教应让市民知晓防空警报信号种类、防空处置方式,能够使用基本民防器材,熟悉避难疏散等民防知识和技能。从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角度,从传统、高新技术等多模式,宣传体验民防知识。
文化进社区
依托防灾减灾日、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等纪念日,以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宣传展览等形式举行社区防空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题活动。
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如南京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展示人防(民防)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宣传普及人民防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卫生健康等防空防灾应急自救互救知识。
无锡体验馆中,在人民防空和核生化展区,通过空袭隧道内“10.06”日军空袭无锡城的图片及广岛原子弹爆炸多媒体沙盘模型等,直观地了解到战争的残酷。通过历代警报器展示其发展史,通过警报试听学习分辨预先防空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自然灾害体验厅的360°环幕电影让体验者仿佛身处洪水、雪灾、狂风暴雨、泥石流、雷电中。地震海啸展区的地震平台和折幕投影可体验4-5级的震感。通过法拉第笼、龙卷风、跨步电压、触电等互动体验和烟雾走廊逃生,参观者们可以学习到防护与自救、互救技能。
开展民防活动。通过民防主题知识竞赛、摄影展、文艺汇演、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加活动趣味性,切实让居民主动参与到民防活动中。
开通民情通道。开通民情热线、定期进行民情走访、收集安全隐患,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感。
民防进社区的预期效果
从意义上讲,通过民防进社区可以增强居民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提高民众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构建社区民众防护体系。
从现实上讲,民防工作进社区是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护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有利措施。
民防进社区的一切行动,是推动民防文化发展,而民防文化又是推动民防发展的动力引擎。行动与文化相辅相成。将民防文化根植于心,自然外化为行动。